找到相关结果约64条 用时0.14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老舍爱戏
便唱“小东人”……老舍先生懂得台上京戏的妙处,了解台下艺人的生活,怹把自己最熟悉的京戏很自然地融进了笔下人物的血脉里。 赵景深写信向老舍催稿,在信笺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赵”字,并用红笔圈起来,旁边写了一行小字:“老赵被围,速发救兵!”老舍接到信一看,...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2/t20191220_19491067.htm 2019-12-20

一位被遗忘的诗人的藏书
方为“于赓虞印”,白文的一方为“波西之章”。诗人于赓虞(1902—1963),河南人,上世纪二十年代,活跃于北京诗坛,与焦菊隐、赵景深、徐志摩、丁玲、胡也频等交游,也出过好几本诗集。“波西”是他的笔名之一。1932年,于赓虞回到河南,在省立开封师范学校任教,...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11/t20191124_19388882.htm 2019-11-24

灰姑娘故事是否起源于中国
观众欣赏。 灰姑娘故事的源流递嬗 随着各式各样灰姑娘故事的翻译和推介陆续问世,人们 对其发展演化的具体进程也越来越感兴趣。赵景深的《童话概要》(北新书局,1927年)系统讨论了童话的意义、源流、类别等问题,在第五章《童话的人类学解释》中还以灰姑娘为例,介...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7/t20190705_18908429.htm 2019-07-05

复旦教授的“拉丁区”时代
薛仙舟 郑振铎 刘大白 ■张国伟 赵景深先生在《文人印象》一书中写道:“民十六(指1927年——引者注)我住在被称为拉丁区的天通庵路……”这里的“拉丁区”究竟是什么概念呢? “拉丁区”原是指位于法国巴黎五区和六区之间的学府区,因在中世纪以拉丁语教学而得名,...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6/t20190624_18862354.htm 2019-06-24

《中国小说史略》的传世价值
三本中国古代小说的考据之作,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搜罗宏富,甚至“竭泽而渔”,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赵景深、朱成华、欧阳健就曾指出其缺陷。但总体而言,历时多年对中国古小说的校勘辑佚,为鲁迅的《史略》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史略》中...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5/t20190505_18688211.htm 2019-05-05

“哎呀,听听这小孩子”
←斐成译《皇帝的新衣》 ↑范泉编译《安徒生童话集》 张友松译《安徒生童话的来源和系统:他自己的记载》 冷亮译《帝王底新衣》 赵景深译《安徒生童话的艺术》和《皇帝的新衣》 樊仲云译《皇帝之新衣》 杨焄 由于周作人身体力行的揄扬鼓吹,安徒生逐渐为更多人所了解...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1/t20190118_18306367.htm 2019-01-18

《张宗和日记》新书分享会带你细品历史细节
可考、可靠的渠道和线索。 在《张宗和日记》里,有周有光、沈从文、韦布、顾传玠、俞平伯、陈寅恪、刘文典、林庚、钱穆、萧乾、赵景深、林徽因、梁思成、梅贻琦、钱伟长……一百多位现代名家、大家的逸闻轶事均散落其间。 关于合肥张家十姐弟的故事,读者知道最多的...
https://www.dzwww.com/xinwen/shehuixinwen/201811/t20181111_18053630.htm 2018-11-11

难忘钱君匋
匋入职开明书店。 钱君匋记得很清楚:“时开明书店设于宝山路宝山里60号,章锡琛住宅内,以客堂为门市部,楼上设编辑部,同事有赵景深、王蔼史、索非、王燕棠等。”钱君匋在书店非常勤奋,忙于编辑、装帧、创作,很快就与同事打成一片,成为朋友。章锡琛的子女回忆说...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9/t20180924_17875055.htm 2018-09-24

《中国小说史略》的传世价值
三本中国古代小说的考据之作,虽然在当时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搜罗宏富,甚至“竭泽而渔”,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赵景深、朱成华、欧阳健就曾指出其缺陷。但总体而言,历时多年对中国古小说的校勘辑佚,为鲁迅的《史略》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史略》中...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7/t20180716_17610709.htm 2018-07-16

再谈朱有燉杂剧集总名
“诚斋乐府二十四种”,于卷尾作“诚斋乐府跋”,从文献整理角度认定朱氏杂剧集名为《诚斋乐府》。嗣后,卢前《中国戏剧概论》、赵景深《读〈诚斋乐府〉随笔》及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有关章节等均沿用此说法。 情况自上世纪80年代发生...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6/t20180618_17500661.htm 2018-06-18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