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3条 用时0.2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一带一路”东风助力宁波:港通天下、扬帆远航
要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和切实的权益保障,他们自己就能经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地发展起来。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此言不虚。 纵观近世中国史,这里似乎有一个棘手的悖论:站在社会看政府,当国家能力低下、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有所松动时,民间才有机会和自由获得发展,可好...
https://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7/t20190731_19007982.htm 2019-07-31

礼学研究如何参与东亚文明的建构
儒家礼仪文化向社会基层、普通人群的深入拓展。吴震指出,《家礼》所设定的“冠婚丧祭”四种礼仪规范,不仅深刻影响了13世纪后的近世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更令人惊叹的是,《家礼》文本传到李氏朝鲜及江户日本之后,经过“本土化”“在地化”的转化,重新产生出数量庞...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7/t20190726_18987012.htm 2019-07-26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
国古典诗歌与哲学的“近邻”关系。作为文学的旁门,理学诗派能在中国诗史上发展成为流衍最广、历时最久的文学派别,正说明了它与近世中国文化及文学发展趋向的同一性。 理学诗人属于思想型作家,其对哲学信仰的自觉程度超过一般文人,而理趣诗是具有“智趣”的诗歌类型...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12/t20181203_18136052.htm 2018-12-03

中秋月最明
季时令习俗的综合。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在唐宋时期开始出现。到明清,中秋才上升为民俗大节。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从严肃的祭祀到轻松的欢娱 中国人古有月亮天...
https://www.dzwww.com/2018/161566/jrzx/201809/t20180921_17869553.htm 2018-09-21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写《宋明理学史》
对先秦以来传统儒学的创新性转化,也是近现代新儒学得以兴起的思 (下转5版) (上接4版)想土壤。儒学和理学作为一种文化,作为近世中国的价值体系、观念体系,是中国人思想智慧的体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宋明理学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增进我们的文化...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9/t20180914_17840721.htm 2018-09-14

近世浙赣民众为何“健讼”
加十倍,似乎确有健讼,但该地的人口,也从十年前的五千人,变成十年后的五万人,也是增加十倍,相对人言,其实诉讼并未增加(《近世中国之变与不变·序》,台湾“中央研究院”,2013,页xxxvi)。 这实际上就触及“健讼”问题的本质:所谓“健讼”,究竟是客观描述某...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808/t20180810_17709366.htm 2018-08-10

中国艺术品鉴藏活动历史已有5000余年
挂上了钩,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这不仅导致了这座旷世园林和150万件艺术品直接被损毁劫掠,更开启了近世中国文物不断流散的噩运,成为中国鉴藏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就在清王朝命数将绝之时,又先后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殷墟书契和敦煌宝藏,正值...
http://culture.dzwww.com/ys/201705/t20170526_15968758.html 2017-05-26

中国艺术品鉴藏活动历史已有5000余年
挂上了钩,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宝11天,并纵火焚毁三天三夜。这不仅导致了这座旷世园林和150万件艺术品直接被损毁劫掠,更开启了近世中国文物不断流散的噩运,成为中国鉴藏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就在清王朝命数将绝之时,又先后发现了震惊中外的殷墟书契和敦煌宝藏,正值...
http://culture.dzwww.com/ls/201705/t20170525_15964264.html 2017-05-25

中国六百专家云集山西运城开坛论道“伦理学”
舜帝陵、关帝庙、李家大院,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场所,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此次会上,万俊人作了“文化自信与近世中国道德文化危机的化解”的主题演讲。 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对运城市数千年来形成的德孝、关公、善、盐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核心价...
http://www.chinakongzi.org/xwzx/201612/t20161205_15238651.htm 2016-12-05

林存光: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活的传统
在一波又一波的外来的西方强势文明和由其激发出的内部的强烈要求进行改良变法乃至激进革命的运动浪潮冲击下,孔子的观念和形象在近世中国人的心目中发生了日益深刻而难以弥合的急剧裂变和根本转换。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拉开了近代第一次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的大规模反...
http://www.chinakongzi.org/rw/rxyjgdrc/lcg/201609/t20160909_14891266.htm 2016-09-09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