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文学的选本》认为,在重视选本的文献考证的同时,还要重视对选本的理论阐释,挖掘选本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张庆利) 马和之《鹿鸣之什图卷》(局部) 资料图片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诗言志”说的是诗歌要干什么,“诗缘情”说的...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901/t20190114_18291730.htm
|
2019-01-14
|
马和之《鹿鸣之什图卷》(局部) 资料图片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诗言志”说的是诗歌要干什么,“诗缘情”说的是诗歌源自什么。二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或有对立,或指合乎礼教,或指“私情”,但一般概指抒情达意,严忌《哀时命》所谓...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901/t20190107_18262510.htm
|
2019-01-07
|
禘释”,第89-90页;卷512邵晋涵《尔雅正义》,第594页;卷1265郝懿行《尔雅义疏》,第305页;清 方玉润《诗经原始》卷9《小雅·鹿鸣之什·天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9页;刘宝楠《论语正义》卷3《八佾第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3页;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
https://www.dzwww.com/2018/rfxx/rxyl/rxlsyj/201808/t20180807_17696940.htm
|
2018-08-07
|
意义,更多地凝结在铭文上,因为它是活生生的历史再现。我们不妨回到远古北伐路上,先听听尹吉甫率领的士兵出征时唱的歌《诗经·鹿鸣之什》:“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由于猃狁的侵扰,士兵们北伐的斗志...
|
http://culture.dzwww.com/gdxw/201708/t20170811_16279688.html
|
2017-08-11
|
可以如何爱一座城?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陈竹冰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2 ◆新书畅读◎鹿鸣之什 帕慕克在新作中为伊斯坦布尔添加了当代庶民的视角。 正如伊塔洛·卡尔维诺让所有“看不见的城市”都成为威尼斯,奥尔罕·帕慕克同...
|
http://culture.dzwww.com/zx/201603/t20160314_13984653.html
|
2016-03-14
|
了成长,读者也收获了安慰和疗愈。大卫·尼克斯的小说是加糖的热咖啡,喝完浑身暖洋洋的,苦涩中有甜的余味。虽然生活中失去的遗憾不可避免,但它教我们学到更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书评人 鹿鸣之什 window.HLBath=1;...
|
http://culture.dzwww.com/ts/201512/t20151214_13495980.html
|
2015-12-14
|
物,生于山坡、路边、草地、沼泽地或潮湿山谷。 薇菜质脆而少纤维,味美适口,民间用它来做菜食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说:“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日归日归,岁亦莫止。”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懂得采薇而食了。 薇菜含有大量蛋...
|
http://taian.dzwww.com/jk/wfws/201405/t20140513_10246312.html
|
2014-05-13
|
宋 马和之 《鹿鸣之什图》(局部) “故宫藏历代书画展”于2014年4月30日在北京故宫武英殿书画馆开展。 展览共分为晋唐宋元、明、清三个部分,以故宫博物院院藏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书画家作品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源远流长。展期将持续三个月,于6月29日结...
|
http://qingdao.dzwww.com/tour/gnxw/201405/t20140504_10173738.htm
|
2014-05-04
|
印蜡版征友启事,名字见了报,署名“二十八画生”。省立女子师范的校长看到之后,顿时怒气冲冲,因为启事中引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中的句子: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这本是一首爱情诗,它的前后文是: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
|
http://wenshi.dzwww.com/zixunkongjian/lishi/201306/t20130625_8554936.html
|
2013-06-25
|
(4) 由于“以神听之”的线索,我们会想到上文提到《诗经》中“神之听之”的内容,其中的“神”并不一定都是人格神,尤其是《鹿鸣之什·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
|
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801/t20080117_3162159.htm
|
2008-01-17
|
|